
北京时间6月24日,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由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孙颖莎亲笔撰写的文章。这位世界冠军在文中分享了她的成长历程、运动心得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,以此鼓励更多人直面挑战,勇敢追梦。
孙颖莎在文章开头写道:“竞技场上,球不落地,永不言弃。拼尽全力、挑战极限、超越自我,这是所有参赛运动员对‘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——更团结’奥林匹克格言的永恒追求。”
梦想起点:奥林匹克的种子
2000年出生的孙颖莎在2006年开始接触乒乓球。她回忆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,自己仅仅是一个刚学乒乓球不久的小女孩,与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王楠与张怡宁的精彩对决。当张怡宁、王楠和郭跃包揽前三,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时,那一幕深深触动了孙颖莎幼小的心灵,激发了她对乒乓球和奥运梦想的热爱。
“那一刻,我的心里种下了奥林匹克的种子,”孙颖莎写道。
追梦之路:从默默无闻到奥运冠军
怀揣梦想的孙颖莎,从此在训练中全力以赴。她每一次捡球都会尽量装满球盆,只为能多打几个球;尽管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,看到乒乓球仍会忍不住挥拍练习。
进入河北省队后,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。每天,她比其他人早起一小时开始训练,结束后还会偷偷加练。凭借这份刻苦与执着,孙颖莎逐步进入国家队、国家一队,最终在21岁时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,收获她的第一枚奥运金牌。
拼搏与成长:成就属于自己的冠军
在文章结尾,孙颖莎坦言,成长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。竞技体育之所以充满魅力,正是因为它的残酷性,以及它带来的无限可能。
“奥林匹克历史上无数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,为梦想拼尽全力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冠军!”孙颖莎的这番话既是对自己的鼓励,也是对所有追梦者的真挚寄语。